第227章 一起去吧!发兵!
张北玄心知肚明,李世民之前铺垫诸多言语,无非是想表达这番意思。
“晚辈愿陪同陛下。”
李世民闻言甚为欢欣,稍作思量后说道:
“再过半个月便是除夕佳节,那时我们就率领大军一同前往。”
“只不过是一群趁我大唐虚弱之际挑起战端的鼠辈,以朕的玄甲精兵足以击溃!”
李世民语气坚定有力。
张北玄对此也深以为然,抱拳回道:“只是一帮小人而已,岂能与玄甲军抗衡?”
此言让李世民愈发欣喜,不由得朗声笑道:“确实如此,我的玄甲军随我南征北战,岂会被那些乌合之众轻易击败?”
张北玄亦露出微笑。
其实他早已料到李世民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朱元璋,在目睹自身王朝被摧残至面目全非之际,都会萌生从头再来之心。
简单来说,他们有能力挽救江山社稷,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尽管分属不同朝代,但其心思如出一辙,这也成为二人之间的共同话题。
很快迎来了除夕之夜,正如同李世民所描述的那样,皇宫内外都显得异常繁华。
不过古人讲究规矩和礼节。
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街头巷尾也不见人群簇拥的情景。
尤其到了子夜时分,满天烟火绽放得璀璨夺目,几乎照亮了半个夜空。
朱元璋等人都亲身体会到了这个唐朝除夕夜的盛况。
当晚。
李世民带着几位友人在最高楼上观赏焰火,面对这般美景,他不禁感慨道:
“过去每到除夕,看到这样壮观的场面,总让我倍感自豪。如今得知数百载后的景象却令人心酸。”
“这份盛世之美,居然要等到千年之后才能再现。”
朱元璋这时在一旁铿锵有力地补充道:
“世民兄,眼光放远些,待我们后日去往唐末斩杀那些胆敢妄为者,大唐便能重获辉煌。”
这就是他们达成共识后的方案,决定两天后启程前往唐朝末年!
听罢此言,李世民点头表示同意。
改朝换代他能够接受,可他绝对不允许大唐衰落成如此模样而被人耻笑。
想到此处,他不由自主地握紧双拳。
为了准备初三大战,最近这段时间李世民特别下令玄甲军日夜操练。
同时告诉他们即将奔赴唐末战场。
了解到唐代即将面临的危机后,全体将士顿时怒火中烧。
众人齐声宣誓定要痛击来犯之敌。
作为大唐男儿,决不容许有人觊觎这片土地,并欲摧毁它。
于是每个人在训练时更加拼命,只想在战斗时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注视着绚烂的烟花,耳边响起了激昂的秦王破阵乐章,李世民的眼眸中燃起了斗志。
这首曲子只能在胜利时奏响!
那一天终于到来——
正是初春三日。
辉煌的大唐时代!
就像官员们所说的那样,此时京城内四处飘荡着庄严肃穆的秦王破阵曲。
那音乐激奋人心,单是听上去就足以令人热血沸腾。
京城西北处集结起了三十万大军。
每个人都严阵以待,神色庄重。
李世民身披战甲,骑于骏马上手持缰绳,姿态雄伟。
“众将士听令,此次乃是护国之战,务必维护大唐荣耀,听清楚了吗?”
李世民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每个士兵耳边回荡。
尽管到现在仍有不少士兵不明白为何要穿越时空作战,但一想到有人企图颠覆大唐盛世,
所有人立刻气势高昂地回应:
“歼灭叛逆,守护大唐!”
“歼灭叛逆,守护大唐!”
“歼灭叛逆,守护大唐!”
看着大家充满激情的模样,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转向张北玄道:
“张先生,全体战士皆已整装待发,可以随时启程。”
张北玄点头。
“那就请太宗安排好众将士的队伍,我们现在就出发。”
“好的!”
李世民笑着回应,随即,数万士兵以每二十人为一组,一同迈入了突然出现的空间门。
足足用了三个时辰,整支大军才完全转移完毕。
当李世民几人再次出现在凤翔不远处时,周围的气氛变得沉寂无声。
长安城外一片萧瑟,就连不远处的凤翔郡也弥漫着一种颓丧的气息。
远远望去,只觉得空气中弥漫着深深的绝望。
朱元璋在一旁凝视,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初到崇祯帝身边时所见的情景,不是正与此刻相似吗?
见到这样的景象,李世民脸色更加凝重,命令部队就地安营扎寨,并派遣人员在方圆百里内进行巡逻侦察。
因为人数众多,李世民决定带着五百名勇士一同闯入长安城。
长安城内的守军见到这番情景,误以为是敌军来袭,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迅速制服。
李世民带领众人直奔凤翔节度使府邸。沿途所见,街道冷冷清清,没有贞观时期的繁荣与喧嚣,路人个个神情憔悴。
见到他们闯入,有人惊慌失措地逃跑,而有人则呆立原地,目光决绝。
咬紧牙关,李世民带领手下快速赶往目的地。
此时,府邸内传来一个坚定且愤怒的声音:
“我郑畋这一辈子,誓死效忠大唐,即便是牺牲生命,也不会投降给黄巢!”
只见郑畋穿着白衣,披散着头发站立于大厅中央。
手中握着一把未干血迹的长剑,用冰冷的眼神扫过每一个在场者。
就在他的脚下,躺着已经没有气息的大使。
此情此景令许多人哽咽哭泣,更有人因此感到极度愤慨。
“郑畋,你是不是疯了?你知不知道自己杀的是黄巢派来的使者?现在所有人都要跟着受罪!”
彭敬柔大声斥责道。在他看来,这个郑畋简直是在做傻事,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加宝贵?
虽说屈服于敌人没什么骨气可言,但至少能够保住一命啊!
“哈哈哈...”
被逼至绝境反而大笑起来的郑畋,举着刀指向彭敬柔,眼中杀意凛然。
“生有何乐?死有何惧?承蒙圣恩让我成为凤翔节度使,自然应该守护这份荣耀直至最后一刻。”
“像你这般不顾大局擅自向敌投降之人,绝不轻饶!”
“秦王破阵之歌,怎能沦为投降仪式上的曲目?”
“昔年太宗亲征灭敌、凯旋而归,这才创作出流传至今仍为大唐战歌的秦王破阵。”
“今天在这样一场场合下奏响,又有多少人心痛欲绝、不甘心就此放弃呢?”
“所以我们绝不会轻易认输!”
“既然现在这首歌已经被奏起,我们又何不随之而起呢?”
郑畋气势磅礴地高声喊道,挥舞着手中的利剑。
被吓到连连后退几步之后,对方惊恐地质问道:“郑畋,我怎么说也是监察官,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话音刚落,只见郑畋手中的武器狠狠刺进了离那人仅有几毫米距离的一根柱子上。
面对如此局面,郑畋猛地吐出一口鲜血。
“现在那个狗贼派出的说客已亡,接下来我将集结全凤翔力量,与黄巢决一死战到底!”
“说得好,誓死不降!”
伴随着一声赞赏的话语,李世民带领随从们闯入了房间。
这就是他心中所期待的那种即便面对再艰难的情况也不曾放弃抵抗精神的大唐男儿!
包括郑畋在内,周围里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呆了。
再注意到跟在其身后的那群英姿勃发的士兵,大家顿时脸色大变。
“难道你们并不是黄巢的手下?”
一位勇敢提问者打破了沉默。
甚至还有人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位领袖模样,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是谁。
恰好这时回头瞥见李世民身上那套标志性的战衣以及他那熟悉的面容,瞬间让郑畋感到震惊。
“您……您就是……”
一个几乎无法置信的名字此刻正在郑畋脑海中回荡。
可这张脸孔……只要是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无一不知。
“大唐,李世民!”
望着眼前这位昔日英雄,郑畋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
周围爆发出一阵惊讶的叫喊声,没有人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郑畋愣住了。
紧接着,朱元璋走到李世民身旁,笑着说:
“李兄啊,你看看这位不怀好意的家伙。”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在斩杀黄巢使者后,仍然拼死一搏对抗黄巢军队的那个凤翔节度使吧?”
郑畋更加迷茫了,连喉咙里的鲜血都仿佛被卡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
眼前的这个模样,这份气势,那些士兵们身上的装扮,都与史料记载中的玄甲军如出一辙。
于是,眼前的人是……
郑畋瞪大眼睛,急忙跪下磕头。
“凤翔节度使郑畋拜见太宗皇帝!”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惊呆了。
面前这个人竟然是李世民。
尤其是彭敬柔,完全吓傻了。
怎么可能是太宗皇帝?
一个早已作古之人?
难道是为了不满大唐灭亡,从土里钻出来?
想起之前他说的话,顿时浑身发抖。
史书上说,太宗最讨厌的就是软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