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依旧有梦
赢政笑笑没说什么。
而朱元璋感叹道:“国师,走吧,朕真的想回家了,终究是大明最好。”
张北玄神秘一笑:“我已预见了一切,请跟我来。”
四个人登上了一座小山坡,从那里可以眺望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那片曾经属于他们的辉煌历史之地。
事实上,朱元璋跟着张北玄经历过不少朝代,但这一次在清朝领导起义却逗留得最久。
按理说,凭张北玄的能力本不必做到这种程度。
“国师,为什么以前我们每到一个时代都不多待,这次却让我们停留这么久?”
听完这话,张北玄抬手间出现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陛下,请进这扇门,一切疑惑自会解答。”
听着张北玄的话语,李世民和嬴政也都显得十分好奇,于是三人先后走了进去。
经过一阵眩晕之后,朱元璋发现自己正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顶上,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身边的云朵。
穿过门户之后,他们竟然回到了熟悉的起点——大明的土地。
恍惚之间,似乎明白了些道理。
尽管之前发生的一切看起来就像梦境一般,但他们都清楚这是真实存在的经历。
过了好久,没有人开口打破这份寂静。
最后,还是李世民打破了沉默:“先生,我心里有个愿望,我想亲眼看看大唐的模样。”
“我也一样。”朱元璋附和道。
闻言,张北玄深深吸了一口气后微笑着回答:“好,这次我就带你们实现心愿。”
“先生,请告诉我晚唐究竟怎样?”
听到这里,张北玄轻轻点头,并且望向李世民,缓缓解释说:
“到了唐朝末期,秦王破阵乐演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时,盛唐之光就此黯淡下去。”
“什么?”
李世民猛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这怎么可能?”
“那时秦王破阵曲响彻战场,我们跟随皇帝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士兵们士气高涨。”
“最后这首曲子被当作我们的战歌,并且在皇帝登基的那天改编成正式的舞蹈和乐璋。”
“民间无数诗人,将此曲比作新时代的象征,怎么可能是王朝衰亡之后的最后旋律?”
说到这儿,李世民的声音已经带上了颤音。
“李兄,我曾读过那段历史。”
朱元璋带着一丝感慨说道,随即苦笑一声,将目光转向张北玄。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先生,我们曾说要一起前往唐朝末年,不如等到春节后便一同去那里如何?”
“我想听一听,那国破山河在后的秦王破阵曲是否和你登基时听到的一样。”
朱元璋有些担心李世民无法承受这一切,但他显然想多了。
当看到有关唐代的所有史料时,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可对李世民而言就不一样了。
即使明白每个朝代都有兴有衰的道理,但当真正面对这一刻时,内心还是难以平复。
“没问题。”
“李兄,暂时别提这些吧。这可是咱俩第一次体验唐代新年,不知道与明朝相比会是何种风情。”
朱元璋笑着转移话题,心中却充满了向往。
对于唐的一切,他是通过史书得知的。
到底怎样他还真不清楚,但这使他对未来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紧接着他又看向张北玄:“张先生见多识广,应该也亲眼见证过大唐的新年吧?”
这让张北玄感到为难,不过想到他曾造访过的那座长安城,便说道:
“如今大唐的新年我没有亲身经历,但在后世有一座仿照古都长安而建的城市。”
朱元璋立刻来了兴趣,“据我所知,许多地名到您那个年代都已更改了吧?”
张北玄点点头:“确实如此。现在人们将之称为西城,但为了纪念传统,特意重建了一个长安不夜城。”
“每当夜幕降临,那儿灯火璀璨,人流络绎不绝,商铺林立,一片繁荣景象。”
仅仅是听闻这些描述,朱元璋就能想象当时的盛况,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轻抚下巴。
“若是后代的仿制都能这么热闹,那么真正的古长安想必更为壮观。”
李世民闻言一笑:“朱兄若感兴趣,等过年时不就知道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还真挺感兴趣的。
毕竟人年纪一大了,总爱往热闹的地方凑一凑。
年轻时整天防备这个、防备那个,都没好好享受生活。
所以他如今反倒生出了些许不同寻常的愿望。
“好吧,待会儿给你们安排住处,好好休息一番!除夕之夜便让你们见识一下盛世大唐。”
提到自己的江山时,李世民满心骄傲。
毕竟这是他亲手打拼下的基业,让后代之人感受这份辉煌也是理所应当。
夜幕降临,风平浪静。
这次穿越历史的经历令他们每个人都难以忘怀。
至少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入夜后,李世民听见朱元璋等人在讨论烤肉火锅的事情,说是这次时空之旅的庆祝方式。
这让他颇感意外。
他已经尝过烤肉和火锅,但从没试过把两者结合。
显然,这是现世才有的创新吃法。
于是便望向旁边的张北玄询问详情。
张北玄简单说明了一下。
了解真相后的李世民摇了摇头,带着复杂的心情看着张北玄:“不得不说,你们后人……确实很有创意。”
张北玄笑了起来:“其实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有些人偏爱烤肉,而另一些则喜欢火锅。这样将二者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李世民点头赞同:“但我们这里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做法。”
“不用着急,稍后去后世的商场里补齐就好了。”朱元璋这时插话道。
“别忘了再多买一箱啤酒,配着烤肉一起享用,那才够味。”他补充道,眼中满是期待。
“明白!”自从获得了朱元璋给予的财富之后,张北玄几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进入了富豪行列,所以经济方面无需担心。
一提到当今时代的美食,朱元璋就显得尤为激动。
“张先生啊,我突然想起来好像很久没去过你们那个年代了。”望着对方的表情,张北玄心中清楚得很,朱元璋正打算去体验一番新奇的事物。
“那么我们就一起去吧,顺路看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物品带回这边来。”既然几位对现代的东西兴趣浓厚,张北玄自然乐意效劳。
“好,就这样定了。”李世民见二人聊得火热,也对那些新颖事物表现出极大兴趣。
瞬间,御书房里开启了一扇通往异时空的大门,几人随即消失不见。
当他们再度归来时,已过两个时辰,夜色笼罩大地。
刚回到御书房,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地说道:“现代的超市真是应有尽有,一次购物便将所需物资全部集齐。”
话语中透出几分赞叹。
他们拎着三大袋子回来,其中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个既能用于火锅又能用来烧烤的多用途锅具。
这立即引起了在场诸位帝王的好奇心,纷纷围了过来仔细观看。
“真的能做到既做火锅又可烧烤吗?”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张北玄稍微演示了一下,点了点头确认道:“当然没问题,请相信我绝不会误导诸位。”
“我并非质疑先生,现在就吩咐下去,让人准备好的食材全拿上来吧。”
接着,李世民令人布置了一张餐桌于御花园内的湖心亭中。
宴席上的菜肴极为丰富,除了各种肉类之外,张北玄还额外添置了几样冷冻食品作为补充。
尝了一口热腾腾的烤肉,再搭配一杯冷饮,这样的美妙滋味让人心旷神怡。
几位君主性格豪放,很快就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之中。
酒足饭饱后,众人各自散去休息。
然而,此时李世民却有意找张北玄单独谈一谈。
“希望没打扰到先生?”
张北玄自然没有觉得被打扰,反而有些疑惑地看着李世民。
“皇上直说无妨。”
李世民开口道:“关于今天品尝的食物以及您介绍的那个神奇锅具,朕是否可以让工匠模仿制作出来?”
“美好的东西不应该独享,理应广为流传。”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商贾合作推广这些产品还能间接增加国库收入。
听了这话,张北玄看向李世民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
“当然可以如此去做。”至于后来的人们是否会因此猜测到有人从未来穿越过来,这就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事情了。
得到肯定答复后,李世民心情大好,决定第二天立刻着手此事。
“读到后世的历史记载,朕心中总不免感到悲伤。所以在位期间若能尽力为百姓造福,便绝不吝惜。”
无论是战争还是外族侵扰,最终受苦的都是普通民众。
想到这里,李世民深深叹了口气,“大唐盛世方能惠及黎民苍生,因此朕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我的子民因战乱而饱受苦难。”
眼神坚定、态度坚决,李世民许下承诺。
“故此,无论如何也要改变唐朝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