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李世民怒了!
一瞬间,他就吓得瘫倒在地,语无伦次。
“太……太宗皇帝……”
李世民看向彭敬柔,他已经从他和郑畋的对话中了解了他的身份。
“听说你想投降黄巢?”
彭敬柔整个人一颤,顾不上猜测李世民是如何出现的,想要解释。
下一刻,李世民冷冷开口。
“既然彭大人如此向往黄巢,那朕就答应你。”
“把他带走,处决之后将尸体送到黄巢那儿!”
彭敬柔听到这话,几乎魂飞魄散。
他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世民。
“太宗皇帝别开玩笑了,我对大唐是忠心耿耿的……”
“忠心耿耿?”
李世民冷笑一声,显然没把他当回事。
“如果你真有这份忠诚,就不会想着投降。”
彭敬柔和眼睛骨碌转了一下,随后笑嘻嘻地说:
“其实您误会了,我之所以考虑投降,是因为想保住大唐子民的生命。”
“您作为一位仁慈的皇帝,肯定不会愿意看到百姓受苦受难吧?”
他自认为这番话会让李世民理解他。毕竟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子民。
他知道李世民是个慈悲的皇帝,应该会相信他的动机。
但他忘了,即使再慈悲,李世民也是一国之君,并且还是经历过战场厮杀的帝王。
他的小心思不过是作茧自缚而已。
“不忍心看百姓受苦,但也不能容忍你的叛逆行为。”
“你可想过,如果大唐的百姓和官员落入黄巢手中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所有投降的人都没有好结果,就算幸运点,也只是成为了别人的奴隶。
如果遇到恶劣的主人,那就只有等死了,比直接赴死还要惨烈。
为了大唐百姓这样的理由,怎么可能让他轻易说出?
亏他还算是个读书人,这些年学的知识全都白费了吗?
李世民越想越生气,这时旁边有人一脚踹倒了彭敬柔。
“畜生,没想到你还敢义正言辞,大唐的百姓根本不需要这种投降。”
此时,郑畋也开口了。
“小狗,到了现在你还敢编造谎言,要去当黄巢的奴隶你自己去。”
“为什么还要拉着大家跟你一起?”
“太宗皇帝,请让我带领我的部队,绝不会屈服于投降。”
郑畋再次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看着他虚弱的样子,李世民不由有些动容。
他知道唐朝能暂时存活下来,大部分要归功于此人。
所以,对于大唐来说,他也算是半个人恩人,于是伸手扶起他。
“郑大人不必如此多礼,你的举动朕都看在眼里,这样就可以了。”
听到这些话,郑畋颤抖不已。
虽然不知道已故百年的李世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但他的话足以让他感动。
“无需畏惧那些贼子竟然胆敢夺走我们的江山,我们应当将其夺回。”
“毕竟大唐的子民永远不会甘作懦夫。”
就像那位崇祯皇帝一样。
即便是面临绝境也绝对不会屈膝投降。
成为他人阶下囚的故事,千百年来的历史早已写得再清楚不过。
男子尚且能够一搏,可女子呢?女子只会遭到凌辱,甚至被送往官府受苦。
彭敬柔只希望保住自己的性命。
听到李世民这样充满决心的话,郑畋心中更加沸腾。
他郑重其事地问道:“不知太宗陛下有何指示?臣一定尽力办妥。”
然而李世民摆了摆手。
”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养好自己的身体。”
“你看我麾下的这支军队,这将是给敌人的一个惊喜。”
这一幕令郑畋感到极其震撼。
他深知玄甲军在唐朝的地位和威力。
据说每一个成员都是顶尖高手,仅一人就足以摧毁一座城池。
尽管这些只是传说,但现在目睹到的玄甲军那般气势磅礴,仍让他十分动容。
郑畋点点头说:
”臣怎能一直修养,让陛下独自去征战沙场?”
李世民没有立即回答,一旁的朱元璋却点破了他的心思。
“郑畋,你的病体不适合继续劳累,你现在的状况帮不上忙,这样的热情也是枉费的。”
郑畋听后一时呆住了,更让他惊讶的是旁边那位身着龙袍的人物。
看到郑畋疑惑的目光,李世民便介绍道:
“这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人。”
郑畋心里一紧,满是疑问地望向对方。
“前朝似乎并未有名为明朝的一代...”
前朝未曾有的,那便是后世之说了。
但是这件事对于郑畋来说太过难以想象。
而这时李世民肯定了他的猜想。
“明朝是一个很久之后建立起来的政权,此人便是第一位君王。”
这消息令所有人震惊不已,谁都不愿意相信。
有人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虑。
“也就是说…许多年后我们的大唐最终还是消失了?”
此言刚出,整个房间中充满了叹息声。
毕竟没有人愿意接受国灭家亡的惨淡结局。
“但今天朕归来正是为了改变这一切,”李世民坚定地说。
“秦王破阵曲应该奏响于战场之上,绝不该是在投降的宴会上!”
他的语气中充满帝王的威严与霸气。
郑畋再次深深感动,点头回应。
“有幸见到太宗重现人间,看来大唐有望复兴了!”
无论是带回多少兵马,单凭那些经历过实战磨砺的勇士们的气场就足以让人信服。
相比之下,彭敬柔显得极度恐慌不安。
他跪倒于李世民面前,颤抖地说:
“求陛下放过小臣吧,请饶命一次。”
闻言李世民的脸色顿时转冷,嘲讽地看着眼前人说道。
“当你在这里乞求宽恕之时,有没有考虑过被你抛弃的大唐民众?”
“倘若他们得知曾寄托希望的人会给他们带来灾难时,又该是怎样的感受呢?”
“崇祯皇帝甚至选择以死明志也不愿受辱,为何你觉得可以让我们的祖国遭受羞辱呢?”
每一个字都在敲击着彭敬柔的心房。
他无法正面回答这些问题。
于是李世民下令:
“马上处决此人,并把首级随战书一起送往黄巢那边去!”
随即有人执行命令射杀了彭敬柔。
望着插胸而过的利箭,他难以置信这就是结局。
握紧双拳心中满是悔恨。
“何至于此?太宗啊,为何不给我重新做人的机会呢?”
李世民冷峻地注视着眼前的男子。
“朕何以给你这般机会?”
“你凭什么?”
面对每一句质问,李世民几乎都毫不留情地反驳回去。
“最为不齿的便是那些误国之辈。”
“你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大唐之耻!”
小黑加重了语气,脸色愈发阴沉,显然并未将对方放在心上。
随着他一声令下,彭敬柔瞬间毙命。
尸体被迅速拖走,使者与其一同被送至指定之处。
黄巢见到尸体时,大为震惊。
他并非惧怕尸体,而是惊讶有人胆敢在他身边杀人并送过来。
这明显是一种挑衅。
这样的事情他绝不能容忍。
怒火中烧,他紧紧握拳,咬牙道:
很快,手下在尸体上发现一封宣战书,上面只有一个字:战!
见到这个字,黄巢勃然大怒,一拳砸向桌子,咆哮道:
“是谁这么大胆?老子非宰了他不可!”
此时他已经顾不上许多,想到可能是大唐的人干的,便抓起武器冲出。
然而外面早已没有唐军踪迹,这让黄巢气愤不已。
“依我看,不如直捣黄龙算了。”
手下冷静地提议,完全没有把大唐军队放在眼里。
他认为既然大唐敢这么做,他们也无需再给予对方任何面子。
若非出于和谈的考虑,黄巢才不会派人去商议。但如今对方不仅杀害了他的使者,还杀了与他协商的人。
这种屈辱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于是跨马挥旗,带领所有战士直奔凤翔县。
抵达后打算实施血腥报复。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注定失败。
因为当黄巢临近凤翔县时,李世民早已率领大军在此等候。
看到李世民及身后士兵,黄巢顿时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这位将军又是谁?
之前来到凤翔时,从未见过如此威风凛凛之人。
而且也没遇过这样英勇的部队,他满心疑惑。
“阁下究竟是谁?”
黄巢皱眉问道。
朱元璋高高在上,根本不屑理会眼前之人。
“此乃我大唐太宗陛下,黄毛小儿,论战场上的才能无人可及。”
“更别提麾下的这支精兵强将了。”
旁边的将士开口解释,言辞中尽是对李世民的敬仰。
“我们太宗陛下所向披靡,纵使你有千万兵马,也无法与我们的君主抗衡。”
其他人亦纷纷附和,言语间满是对黄巢的轻蔑。
李世民看着黄巢,讽刺地笑道:
“朕倒要看看,没了黄巢,是否还有人能继续前行。”
黄巢闻言放声大笑。
“这是我近来听到最好笑的话,什么叫做不要倚仗一时之勇便胡作非为。
今天我就是要大开杀戒。
说罢,脸色转冷。
随后指挥队伍冲向李世民一方。
李世民怎么可能惧怕这些对手?
轻轻挥手,数万铁骑便蜂拥而至。
在马蹄声中,将士们如同地狱恶鬼般,残忍收割敌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