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明月

七月新番

首页 >> 战国明月 >> 战国明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下节度 名门艳旅 汉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皇兄何故造反? 民国之铁血少帅 南宋铁血奸雄 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 人人都爱马文才 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 
战国明月 七月新番 - 战国明月全文阅读 - 战国明月txt下载 - 战国明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章 邯郸古来佳丽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奢曾经说过,当世城池的规格,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一般是大郭套小城。但邯郸因为地形缘故,构造有些不同,赵王城在西南角,郭城即眼前的“大北城”,位于宫城的东北,面积比赵王城大许多,周长十六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明月一行人是从邯郸的北门进入郭区的,城池外有厚厚的夯土墙垣保护,墙高八丈,城门洞开,上方有一座驻扎着兵卒的高耸城楼。因为近来秦国伐赵,为了防范无处不在的秦国间谍,所以门禁把关有点严格,城外排着长长的队伍。

但他们只要亮出赵国王室旌旗,城门官们便无不点头哈腰,躬身相迎。轻轻松松入城后,回过头,城门官们依然在那里盘问检查入城的带剑士人、皂衣商贾、粗手粗脚的农夫农妇,甚至还有拉着一车竹卷的游士。

“特权阶级真是好啊……”明月感慨良多,前世的他哪受过这待遇?

等驷马大车驶过邯郸北门后,明月便步入了这如同古朴画卷般的战国大都会。

以前的长安君虽然来过邯郸,但记忆已经十分模糊。穿越后,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明月曾经在赵王宫的台榭上不止一次朝这边眺望,昨日站在紫山之巅,更是俯瞰过邯郸全貌,只是如今日这般慢慢驶过,还未有过。

“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

心里默念着后人对邯郸城的评价,明月从车上站立起来,打量眼前这座万雉大城的内部模样。

……

赵国之所以会以邯郸为都,除了规避战国早期魏国强大的锋芒外,也因为邯郸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处于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午道”上,又位于“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以东,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发展到现在,拥有不下三万户,十多万人口。

如此也造成了邯郸城内有些嘈杂和拥挤,明月尚未从城门下的昏暗缓过神来,无数热闹的声响已喧嚷入耳。

放眼望去,街巷两旁,无数简陋的茅草民居挤在一起,其中夹杂着小康之家的瓦屋小院,至于能盖得起两层楼的豪富之室,都集中在渚河南岸。因为临近午后,一些人家已经飘起了袅袅炊烟,远远看过去,白烟竟遮蔽了邯郸三分之一的天空,他们烧的大多是木柴,是从邯郸城外的紫山等地运来的,每日消耗极大……

除了居民区外,作为黄河以北的商业手工业中心,邯郸城内还分布着九个市场,供来自天下各地的商贾贸易用。山西的竹、彀、旄、玉石;山东的鱼、盐、漆、桑麻;来自遥远的江南楚地的楠梓、姜、桂、铜锡、橘、丹砂、玳瑁、珠玑、齿、革;北方代、碣石的马、牛、羊、旃裘、筋角;更有安邑的枣,燕国的栗在这融汇交易。

市肆之外,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排列十分密集,金、革、木、漆、车等百工在这里劳作,叮叮当当的敲打琢磨声响彻里闾,不时有呛人的味道传出。

炊烟,汗水,冶炼废气,拉车牛马随地排下的粪便,加上各个里坊露天茅坑里散发的恶臭混杂在一起,古代城市的味道真是不太好闻,路过工坊区时,明月已经忍不住皱起了眉,用袖子遮住鼻子。

这跟现代人想象中的古典城市差距有点远,不过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到了中世纪,欧洲的巴黎、伦敦等城市也是这般肮脏恶臭。

好在赵国官府也是注意市容的,至少在穿邯郸而过的中轴大街上,小贩的摊位全部被赶走,也不允许扔垃圾。

“因为赵国的律法规定,弃灰于主街者刑之!”舒祺当长安君久居宫中不知道,还专程向他解释。

据舒祺说,这还是赵武灵王乔装打扮去秦国都城咸阳回来以后颁布的法令。的确,相比于人口成分众多,偏重于工商业,管理起来有些混乱的邯郸。被律法牢牢约束,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咸阳城可规整干净多了。

这也是邯郸,乃至于赵国与秦国不同的一个地方,赵国工商业发达,让都市看上去更加繁华,也能短期内获得大量财富。但过于偏重工商,却导致农业积极性不高,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谋生,无法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间接造成了赵国兵员缺额和粮食缺口。唯结果论的话,比起秦国那朴实无华的“耕战”国策,赵国还是差了许多,看似热火烹油,实则极其脆弱。

有一弊必有一利,这也造成了赵地的文化兴盛,和秦国几乎万马齐喑的思想界……除了商鞅和吕不韦这两个外来者,以及进入秦国后专精工匠之术的墨家一系外,整个战国时期,秦几乎没有为百家争鸣贡献过丝毫,秦人本土甚至都没出一个学者。因为禁绝游士,焚毁诗书,只重耕战,秦人的百姓也很少会主动思考,他们只知道服从官府,服从法律,以吏为师,如同一群沉默的孺子牛,俯首效命。在山东六国的士人争论辩难,奇思妙想的时候,秦人选择默默拾起地里的锄头,还有手边的剑……

以现代人的评判标准来看,不能说谁好,也不能说谁就不好。总之,秦就好比是斯巴达,强大却没什么思想内涵,山东六国好比雅典,文化璀璨却在战争里败下阵来。他们就像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只有天下一统,两者结合起来后,才是一个完整的战国时代,才是中国文明的源头。

秦虽然统一,但很可惜没有做到这一点,能并之,却不能凝之,殊为可惜,真正完成这项历史使命的,是汉朝。

所以我们才是汉人,而非秦人。

言归正传,秦国的制度还是可圈可点的,在那次效仿秦国的整顿后,邯郸大道已经干净了很多,看上去笔直宽阔,街道没有铺石板,仅仅是被夯实的硬土,路边沟渠用于排水,熙熙攘攘的路人行於两侧。

明月放眼看去,见男子多数穿着窄袖深衣,也有穿胡服、剑士服的,也不乏褐衣穷人。小女子们则插笄、穿短衣、着方格纹长裙,打扮得漂漂亮亮,嘻嘻哈哈地与情郎牵手招摇过市,毫不避讳,不论男女,行走的姿态都十分优雅。

“所以才会有燕国寿陵人特地来邯郸学步的故事吧,这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这里的衣食住行都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流行前沿。”

明月在观察行人,行人也在打量他,众女子见到这辆驷马大车上俊朗的长安君,还有英武不凡的舒祺,竟纷纷停下来,甩开情郎的手,朝他们抛来媚眼,甚至是将手中的帛巾挥舞着扔了过来。

舒祺年幼,有些吃不消,被这雨点般的香巾砸得不知所措,只能靠着一身功夫左闪右避。明月倒是感觉很有趣,接过一块瞧了瞧,上面有那女子亲手绣的游猎花纹。

他嘿然道:“这些邯郸女子,她们平日也这样么?”

前面的李谈接话道:“公子不知么?邯郸的女子名满诸侯,她们喜欢弹着琴瑟,舞动长袖,踩着跕屣,用眼挑逗,用心勾引,游走于富贵之家,向贵人献媚讨好,只希望能被诸侯或封君公子纳入后宫,享受荣华。像长安君这种饰冠剑,连车骑的游闲公子,一看就非富即贵,自然大受邯郸女欢迎。”

明月津津有味地听着,不过他心里装着大事,加上这具身体年幼,对男女之事暂时没兴趣,也扛不住邯郸城里这群女司机要吃人般的架势,笑着摇头:“免了免了。”

他却反过来揶揄舒祺:“舒祺常在邯郸行走,想必向你献媚的人不少吧?”

“我……我出门都是要穿褐衣,戴斗笠的。”

舒祺有些不好意思,他家教很严,老触龙决不允许他与邯郸城里这些开放至极的庶民女子往来。两年前一次上街去学习剑术,被一群女子包围,香汗淋漓地向他献媚勾搭的场景,真是让舒祺终生难忘,他这个赵女眼中的如意郎君被摸遍了全身,最后可是使出浑身解数,才从她们胸脯的挤压下逃出来的。

说话间,那些盯上了明月一行的邯郸女子在后面追了一会后,在黑衣护卫的阻隔下,只能放弃了追逐,悻悻地目送车上两位君子离开。

明月回头看着她们那气恼的模样,不由想道:“这战国风气,的确是与后世被礼教牢牢束缚的时代大为不同,不过也就是邯郸,若是在秦国咸阳,想必也是老实人居多,不会这么奔放了吧?”

尴尬的是,再过十来年,邯郸女赵姬就给老实人子楚戴了好多顶绿帽。

今日在邯郸穿行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明月对战国社会的好奇,已经得到了极大满足,开始真切体会到这个时代的生活状态。

随着马车渐渐驶到邯郸南城区,这趟旅途也即将告一段落。

不过就在这时,前面却突然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喧哗声,明月只见前方人头攒动,似乎是发生了冲突,无数邯郸小女子花容失色地奔逃开来,而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男人的怒喝,以及剑刃从剑鞘里抽出的哗啦声。

舒祺立刻挡在长安君面前,李谈也堪堪停下了马车,瞧了瞧后,笑骂道:“也是巧了,莫不是又遇上游侠儿决斗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明星潜规则之皇 肥水不流外人田 赵氏嫡女 男欢女爱 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 仙道第一小白脸 猎艳江湖 陛下不可以! 御女天下 渔港春夜 都市花语 福艳之都市后宫 穿越之还珠风流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小村春色 桃花村的女人 都市偷心龙爪手 妇产科男医生 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经典收藏朱门风流 天下节度 名门艳旅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红楼发家致富史 我在明末修仙 家父李世民,我来发动玄武门之变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回到古代当皇帝 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 开局代管独立团,震惊李云龙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 北宋穿越指南 定河山 惊雷 肆意红楼 万世秦疆 玄门团宠大佬五岁奶呼呼 嫡妃当宠 
最近更新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越原异界寻仙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大宋风云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重铸汉骨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战国明月 七月新番 - 战国明月txt下载 - 战国明月最新章节 - 战国明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