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临时政府不顾内部反对,决定继续战争]
[东线战事的终结仍然遥遥无期?]
[某匿名政府官员称,俄国临时政府的举动不过是垂死挣扎]
“俄国临时政府依然没有对和平谈判作出任何回应吗?”
“是的,虽然多少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但原以为他们至少会象征性地提起一次和平谈判,没想到竟然完全没有动静,倒是有些意外。”
看来,俄国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停战。
那些满怀希望,期盼东线战争即将结束的人们,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而对于因革命爆发、沙皇被推翻而一度惊恐万分的法国及其盟友而言,这无疑是一剂安慰剂。
当然,这种安慰极其脆弱,随时可能消散,因此他们的危机感依旧挥之不去。
据说由于与美国的摩擦,杜梅格下台,而亚历山大·里博继任法国总理后,之前暂缓的无限制潜艇战似乎又有重启的迹象。
“好在他们似乎无意处决沙皇一家,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过,黑森大公恩斯特·路德维希(Ernst Ludwig Karl Albrecht wilhelm\/即亚历山德拉皇后的哥哥)还是焦虑不安,催促我们尽快将他的姐姐和妹妹接走。”
听到汉斯的话,比洛总理露出一副被迫接下烫手山芋的疲惫神情。
毕竟,关于沙皇一家是否该在德国避难,国内也争论不休。
“特奥巴尔德,关于沙皇避难的问题,国内舆论如何?”
“鉴于亚历山德拉皇后是德国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在削弱俄国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因此人们基本愿意接受她、她的妹妹伊丽莎白大公夫人,以及沙皇年幼的子女。”
贝特曼-霍尔维格副总理答道。
“但对沙皇本人,反对声很大。”
“也是。谁愿意看到敌国的皇帝在德国安享晚年呢?汉斯,我看还是先让沙皇在德国短暂停留,随后再送往其他地方吧。”
“明白,我会先与丹麦政府商谈此事。”
丹麦毕竟是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皇太后的娘家,又是中立国,对沙皇的敌意不算强烈,应该不会拒绝。
“还有,我们小王子的恋爱问题也得解决。好在陛下对此持肯定态度,否则局面会更加难看。”
在罗曼诺夫家族看来,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将奥尔加女大公当作战利品一般瓜分,令人愤懑。
但汉斯又能做什么呢?他只能想办法把话说得好听些。
毕竟,约阿希姆一天要打好几通电话,催问奥尔加什么时候能来,汉斯甚至感觉听他的声音比听自己女儿弗里德里克的还多。
说实话,他十分担心,如果自己这位小舅子最终无法迎娶奥尔加,会不会像原本的历史一样,因抑郁而选择用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唉,要是临时政府有结束战争的觉悟,我们现在的局势会轻松许多。”
“谁说不是呢?俄罗斯帝国已经覆灭,但俄国人似乎还没认清现实。”
比洛总理皱起眉头,满脸不悦,贝特曼-霍尔维格副总理对此深表认同。
“不过,我倒也能理解临时政府的决定。毕竟一旦战败,他们不仅要承受失败的耻辱,还要割让大片领土,这可不是容易接受的。”
“副总理说得对。当然,促使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恐怕还不只是这些。”
“还有别的原因?”
“资本家。”
目前掌权的自由派政客和资产阶级,比起立刻结束战争,更希望尽可能地延长战事。
战争意味着财富。
战争持续得越久,资产阶级就能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支持继续作战,以最大化自身收益。
或许听起来让人作呕,但这就是俄国临时政府的现实。
这些资产阶级想要的,不过是铲除沙皇和贵族,让自己掌握政权的政治革命,而非真正改变整个俄国。
这也可以从革命后的局势看出,尽管比沙皇时代略有改善,但工人的待遇并未发生本质变化,土地依旧掌握在地主手中,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仍然受到歧视。
至于那些不断呼吁停战的工人和苏维埃代表会如何看待这一切,答案已经无需赘述。
“看来,要终结东线战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我们支持的列宁掌权。”
“没错。而且我们必须尽一切手段加快这一天的到来。”
“你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在策划什么恶作剧。”
比洛看着汉斯,仿佛无法抑制地大笑起来。
恶作剧吗?
对俄国临时政府而言,这恐怕确实是个足以让他们愤怒至极的“恶作剧”。
“既然他们渴望战争,那我们就让他们打到心生绝望。”
顺便,汉斯认为自己也该与列宁联系一下了。
这次,就连沙皇一家去向的问题,也一并解决好了。
......
“要求临时政府撤回持续战争的决定!”
“撤回!”
“你们承诺给我们的面包和和平在哪里?!”
“在哪里?!”
“唉......还在闹啊。”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揉了揉眉心,看着冬宫前高举标语、声嘶力竭的工人们,只觉得一阵头痛。他不仅是司法部长,如今还因战争决策被推上了国防部长的位置。
临时政府做出继续战争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
当然,真正推动这一决策的,是政府内部占据多数的资产阶级代表们,但克伦斯基也同样认为,俄国绝不能就此止步,半途而废的和平只会招致更大的灾难。
但外面的示威者根本不关心复杂的局势,他们只是听到了片面的信息,便将一切错误归咎于临时政府,痛斥他们背叛了承诺。
“停止战争听起来很好,可如果立刻为了和平将大片国土拱手让给德国,你觉得这些人会闭嘴吗?”
克伦斯基不这么认为。
到了那时,这群人定然又会改口,怒斥临时政府将祖国的肢体切割贩卖给敌人,成为背叛民族的卖国贼。
想到这里,克伦斯基只觉得心力交瘁。
如果他们能稍微信任政府一点,该有多好?为何不能理解他们的苦衷?
“您看上去忧心忡忡啊,克伦斯基部长。”
正当克伦斯基轻轻摇头,满心无奈时,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科尔尼洛夫将军。”
拉夫尔·格奥尔基耶维奇·科尔尼洛夫(Лaвp Гeo?pгneвnч kophn?лoв),他在沙皇退位后,被任命为俄国临时政府军总司令。他是布鲁西洛夫的直系部下,也是军方的核心人物之一。
“您来找我有什么事?”
“哈哈,军方将领来见国防部长,当然是汇报前线情况。”
“啊,辛苦了。”
“不过,外面又是示威者吗?真是不知道彼得格勒何时才能恢复平静。”
“情况稳定下来后,自然就会平息。”
“呵呵,真的吗?”
科尔尼洛夫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让克伦斯基不禁疑惑地歪了歪头。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您应该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他们。”
“......”
“弗拉基米尔·列宁,那个与德国狼狈为奸的叛徒,打着‘面包、和平、土地’的旗号煽动工人,破坏彼得格勒的秩序。”
“您到底想说什么?”
“如果需要,我可以调动军队协助您。若是继续放任他与那群人胡作非为,未来必定会成为俄国和临时政府的巨大祸患。不如趁早,将这股不安定的苗头彻底铲除。”
科尔尼洛夫的低语仿佛魔鬼的呢喃,让克伦斯基的眼神微微动摇。
但他很快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仿佛要将这股诱惑甩开,随后以警告的语气说道:
“将军,我明白您的意思。但在尚未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还请不要轻易断言。同时,我们不能用武力镇压示威者,这违背了临时政府的理念。”
“哈哈,既然部长坚持,我自然不会勉强。毕竟我也是出于对祖国的忧虑才提此建议,您不必太在意。”
面对克伦斯基的坚决态度,科尔尼洛夫依旧保持着和善的微笑,似乎毫不介意地退了一步。
然而,在他转身离开时,那张面向克伦斯基的笑脸却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是一抹藏不住的嘲讽与不屑,以及眼中闪烁着的野心光芒。
继列宁之后,又一位觊觎临时政府、试图夺取俄国控制权的野心家登场了。
混乱的俄国,正在滑向更深的动荡之中。
......
“俄罗斯革命成功了!数百年来以压迫统治人民的沙皇制度和腐朽的封建帝国终于崩溃,俄罗斯的工人和农奴们夺回了自由!”
与此同时,在柏林市内某座公寓里,一群秘密集会的革命者们为俄国革命的胜利而欢呼雀跃。
“当然,如同帝制倒台后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政权一样,目前仍有诸多不足,革命尚未完成,我们必须继续前进。但无论如何,这是自巴黎公社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振奋人心的成果。”
“那么,卢森堡同志,世界革命的烽火终于点燃了吗?”
有人按捺不住激动和紧张,声音微微颤抖,目光满怀期待地看向集会的领袖,德国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她沉稳地点了点头。
在她的身旁,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国际妇女节的发起人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以及其他斯巴达克同盟(Spartakusbund)的成员——这个组织正是德国共产党(Kpd)的前身。此刻,他们脸上皆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狂喜。
他们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近在眼前。
正如先知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席卷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即将染红整片大地。
“没想到俄罗斯本身既非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甚至连资本主义体制都未能完善,革命竟会在这样的地方率先爆发,着实出乎意料。但无论如何,这个机会我们绝不能错过。”
当初,面对支持德国政府战争、与帝国合作的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毅然决裂,举起反战的旗帜,痛斥军国主义和皇帝威廉二世,甚至因此被捕入狱(尽管最终因审判拖延而被释放)。但这一切都没有熄灭她心中的革命烈焰。
这次的俄国革命,或许是最后的机会。
他们绝不能让它白白流逝。
“但是,在当今的德意志帝国,革命真的可能成功吗?”
然而,现实却比他们的理想更加残酷。
与俄罗斯这个早已千疮百孔、靠勉强维持的破烂帝国不同,德意志帝国不仅稳固无比,甚至已成长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在接连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皇室与政府的支持率不断攀升。即便社会上弥漫着厌战情绪,帝国的统治依旧稳如磐石。在这样的情况下,试图以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简直比以卵击石还要不自量力。
“我知道这并不容易。”罗莎·卢森堡神色坚定,“但如果德国的革命无法成功,世界革命也不会成功。想想法国大革命,当时的欧洲君主国为了遏制革命的蔓延,纷纷出兵镇压法国。你觉得德意志帝国不会做同样的事情吗?”
不,按照她所了解的德意志帝国来看,帝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为了阻止革命之火蔓延到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名义上独立、实则早已沦为德国附庸的东欧地区,德意志帝国一定会采取行动。
“我理解您的想法,卢森堡同志。”有人沉声道,“但面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固的帝国,我们究竟该如何将其推翻?”
“即便再坚固的帝国,也并非没有弱点。”罗莎·卢森堡目光炯炯,“任何坚固的建筑,都依赖于支撑它的支柱。一旦支柱倒塌,建筑便会在瞬间崩溃。因此,我们必须摧毁支撑德意志帝国的那些支柱。”
她停顿片刻,随后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道:
“汉斯·冯·乔,必须被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