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顾叔之意是?
郑颢转头,深色眼眸看着年轻哥儿问道:“顾叔之意是?”
顾霖抿了抿唇,郑颢没有催促,耐心等待对方回答。
片刻,顾霖开口:“你知道我不是原来的顾林,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当在人前第一次说出这个事实,即便知道郑颢知晓,顾霖也忍不住紧张起来。
他转头看向对方,青年知府神色如常点点头。
深色眼眸宛若染墨般渐渐黑浓,顾叔要和他说明自己的来处了?
没有注意到青年的变化,收回目光,顾霖道:“在我原来的世界,小麦水稻的产量是大乾的四五倍。”
话落,郑颢神色微动。
在大乾,因着地理气候差异,北方粮食产量普遍不如南方,小麦亩产通常为1-2石,就算是南方的高产地区,水稻产量最多4石,顾叔所说,比南方粮食高产地区还多出四五倍的粮产量,如果放出去,简直是骇人听闻。
见郑颢表现平静,顾霖渐渐退去心中不安。
略微沉吟,郑颢开口道:“如此听来,顾叔所生活的世界比大乾领先许多,那些高产粮食应是经过数年,由一代代农人总结出来的。”
现代科学技术解释起来十分麻烦,顾霖没有仔细说明。
他点点头道:“差不多是这样,想要增加粮食产量,不单要改变环境地理,还要改良麦种稻种。”
听着年轻哥儿的讲述,再见对方眉间微微蹙着,郑颢道:“此法所要求的工艺或者说技术,依照大乾目前的情况达不到是吗,顾叔?”
没有否认,顾霖点头。
而后,他语音一转:“如果能找到玉米,土豆,红薯这类高产作物,幽州府的困境应该能解决。”
青年知府看着身旁哥儿,漆黑眼眸透出温和耐心。
他鼓励顾叔继续说下去。
顾霖:“玉米、红薯、土豆无需改造,本就产量极高。”说到此处,他好似记起什么,眉头皱了皱道:“依照幽州府的土质,玉米红薯应该存活不下去,倒是土豆可以一试。”
“不过,我到大乾这么久从未看见过土豆。”
年轻哥儿一边说着,眉头皱的越深,郑颢注意到了。
他抬起手掌,轻抚对方眉头,感受到面上温热的触碰,顾霖有些意外,转头看向青年。
没有放下手,郑颢的手指抚过顾霖眉间道:“莫要担心,顾叔为我提供一条全新思路,就算找不到土豆,我也可以让人收集各种作物尝试。”
“从前顾叔教过我办法比困难多不是吗?”郑颢语气低缓。
用着年轻哥儿以前教过自己的话安慰对方,郑颢心下微动。
原本一直认真思索怎么解决幽州府粮食产量低下这一问题,听到青年的劝慰后,顾霖一怔。
他脸上的为难渐渐退去,留下坚定之色道:“你说得对。”
“日后商队行商时,我便让他们留意各地农作物,我就不信一个个试,一年两年三年……还能试不出结果来。”
重新拾回信心,顾霖道:“不光改良粮种,我们还要改善环境。”
幽州府山高川急土瘠水遥,农田难以灌溉,这也是幽州府粮食产量为何这么低的缘故。
捡起田边一根树枝,顾霖抬手在地面画起来,几笔而过,地面上便出现一个精巧圆形之物。
抬起树枝指着地面的画,顾霖对郑颢解释:“此物名为筒车,可以水力代人力解决幽州府灌溉农田之困。如果成功制作出筒车,夏时,幽州府祁连山上的雪融化后,雪水流下山峰,淌入溪河,筒车就可以借洪流运转,引雪水入田间,无需农人一桶桶运水。
即便秋冬时分,幽州府雪山冻结,但有溪流细微,加上可以用畜力催动筒车运行,较之以往,幽州府的粮食产量肯定可以提高。”
郑颢一边听着年轻哥儿解释,一边思索着筒车在幽州府的可行性。
此物听起来精妙精妙,无需用人力就能耕田,如果用在南北粮食高产地区,能够发挥的作用肯定更大。
郑颢开口问道:“顾叔,此物用何种材料制成?”
这就是在问筒车作价几何了,幽州府账目实在可怜,如果制造筒车需要花费许多,郑颢便要从长计议了。
顾霖解释:“主要用木头,还有一些地方得用铁,不过用铁的地方我记得不多,具体的你还要找工匠研究。”
“自然。”
郑颢思索片刻,对身旁年轻哥儿道:“多谢顾叔为我思量。”
本是他的事却劳顾叔为他考虑。
伸手拿过对方手上的树枝放在地上,郑颢拿出手帕,握住年轻哥儿的手掌,而后,力道轻柔地为对方擦拭手上污痕。
在郊外考察幽州府土地一日后,郑颢和顾霖回城,至于顾安被郑颢留在郊外,接替大卓的任务给农人分发粮种。
了解郑颢的性子,知晓对方让顾安留在城外,肯定不是简单地让对方接替大卓。
顾霖猜测,青年应该是担心城内那些人知晓顾安和他的关系,找不到他就去找顾安。
这样想着,顾霖问了出来。
没有否认,郑颢补充道:“除此之外,他的文章因着缺少实践显得虚浮,让他去郊外多看多做,也能弥补这点不足。”
顾霖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府衙粮仓为重兵把守,有关粮种出借的账目也被知府大人命人拿走,城内许多人焦躁起来,想要面见这位新任知府,但谁也没想到,新任知府将幽州府搅和成一摊浑水,自己却十分耐得住性子,任外头风声不断,不管谁人上门,他都不见。
两日后,大卓快步进来,此时,青年知府正陪着年轻哥儿用朝食。
见自家大人和夫郎用着饭,大卓脚步一顿,神情犹豫没有开口。
顾霖抬眸看过去,郑颢的眼神也跟着看去。
大卓道:“这事说出来,怕是会影响大人和夫郎的胃口。”
郑颢对这些没有忌讳,但担心顾叔会收到影响。
他对大卓道:“你先去书房,待会儿再说。”
顾霖觉得自己朝食用的差不多,见大卓眉间含着焦急,他道:“你说吧。”
只要夫郎大人其中一人命令,大卓便不会犹豫,也不等自家大人示意,他道:“今早,一位男子在府衙门前寻死,造谣大人把守着粮仓不让百姓借粮,耽误他们春耕,是想要私吞粮种。”
听到这个消息,顾霖确实没有胃口了。
他放下碗筷问道:“寻死的人救下来了吗?”
如果出了人命,不管郑颢有没有在场,死者寻死前咬死他,事后,郑颢也找不到死者亡魂对峙。
一时间,顾霖对这些阴险狡诈的豪绅地主愈发厌恶。
见夫郎神情担忧,大卓赶紧点头回道:“早在镇北军把守粮仓时,大人就下令让底下人盯紧城内那几家人动静,果不其然,这几天大人不接见他们,他们便按耐不住,让租借他们粮种的农人到府衙门口寻死,就是想以死逼迫大人,幸好当时我们的人在场,见对方不对劲想要往府衙门前的石像撞,赶紧拦住对方,才没有让他得逞。”
“救下那人后,属下就让人领着他去医馆,因为医治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顾霖转头看向郑颢道:“他们这是在逼你出面给他们说法。”
或者说逼迫郑颢退一步,将账本和粮种都放出来。
听着大卓汇报,自己差点沾上人命官司,郑颢仍神色冷静,完全不似自己的仕途差点为人毁去的模样。
他道:“顾叔不用担心,他们想要说法,我给他们就是。”
就是看他们能不能承受这个代价。
夜间。
几位黑衣人避开士兵巡逻进入府衙,他们一路寻摸来到一间屋子前停下。
为首黑衣人抬手,示意身后几人把风,而后,他快速进入屋子四处搜寻。
片刻,他走出来道:“这间屋子就是府衙用来存放账本的,如今无人,咱们赶紧点火把它烧了。”
话落,黑衣人拿出火折子和干纸点火,当他就要往屋内扔去时,后面来了几人。
打斗一触即发。
黑衣人见他们行动被人发现了,没有犹豫下令道:“全部不留活口。”
身后黑衣人听命行动起来。
将全部黑衣人押下后,大卓从阴影中走出来,接着他转头看向青年知府,恭敬问道:“大人,他们如何处置?”
闻言,地面上黑衣人目光纷纷穿过站在前面的大卓,落到渐渐从黑影中走出来的俊美青年,对方一身常服,但依据男子所言,这位就是他们幽州府的新任知府了。
看着气度高华君子如玉,与传言中才高八斗的状元郎对上了。
如墨目光扫向跪在地面的一行人,郑颢启唇:“······全部杀了,再把他们送回原主人面前。”
没有半分犹豫迟疑,青年知府态度果断干脆,在黑衣人未反应过来时,他们便身首异处了。
看着地面残肢断臂,人首分离的景象,郑颢蹙眉,却不是受不了眼前恶心的画面。
他神色目光冷淡,转头嘱咐大卓道:“处理干净,不要让顾叔听见不该听的话。”
“是!”大卓应道。
宋府。
凌晨,宋家主与美妾胡闹一整晚,正要入睡时,忽然听见屋内出现接连几下砰砰声响。
他与美妾被惊醒,宋家主朝屋外喊道:“何物作响,还不滚进来回话!”
接着,外面守着的人小跑进来,屋内烛火被点亮,宋家主有些昏昏欲睡时,帷帐外的下人惊叫一声。
他被吓了一跳,怀中的美妾娇完全被吵醒,生气撒着娇:“外面怎么这么吵,这些下人完全没有把老爷放进眼里,您快去教训他们,妾还想睡觉呢。”
怀中美人新得不久,年少娇嫩,宋家主正稀罕着,自是对美人百依百顺:“你好好睡觉,晚上接着伺候老爷,老爷去看看,何人粗手粗脚,扰了你我二人清梦。
将娇妾哄睡后,宋家主掀开帷帐,浓厚的血腥味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地的碎尸,以及晕倒在旁的下人。
宋家主年逾六十,本就通宵胡闹一夜精力不济,如今看到眼前骇人景象,他双目瞪大,喉间腥甜,“噗通”一声摔倒在地,发出巨大沉闷声响。
他与不远处,只剩一颗头颅的黑衣人的双目对视上,宋家主布满褶皱的面皮一颤一颤地,嘴巴发出断断续续的哼哧声:“······来······来人······”
早晨一到府衙,听手下官吏来报郑大人终于来府衙了,万通判赶紧跑过去寻对方,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郑大人又出城了。
万通判跑进屋,青年知府恰好抬头,见到他后淡淡道:“万大人。”
看见郑颢真的老老实实坐在桌案后处理公务,焦急多日的万通判竟然安心下来回道:“郑大人。”
“此时正是督促百姓春耕,万大人何事寻本官?”
万通判立马发问:“大人缘何令士兵看守粮仓,不让百姓借粮?”
问出这句话时,万通判理所应当,可当青年知府抬眸看向他时,万通判不由得心虚起来。
郑颢道:“倘若府衙粮仓粮种借给的是百姓,即便百姓多有拖欠,本官也不会阻拦,耽误幽州府春耕大事。”
“但是”
郑颢黑色眸子盯着万通判,令对方不能避开也不敢避开:“幽州府衙好大的胆子,竟敢接连多年,将粮种赠予本地大户,让百姓无粮种春耕,只能向地方大户借粮租地,最后卖儿卖女!”
“······大人······”
郑颢淡淡道:“此事绝非几家商贾便能做出来,能接连多年借得粮种,府衙之中必有宋白几家人的内应。”
未曾想到青年知府毫不畏惧直接掀开这层遮羞布,即便对方没有点名道姓自己,万通判也不由得额头流汗。
最后,他对着青年知府犹如明镜好似能看破自己心中一切想法,万通判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
大卓送对方出去,见万通判焦灼失措的模样,意味不明道:“万大人也许不知郑大人从前处理过哪些要事,青州府税银案便是郑大人主持的。”
留下万通判顿足惊愕,大卓转身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