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洲大散修

环首刀

首页 >> 青洲大散修 >> 青洲大散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踏天境 神墓 我家后门通洪荒 第一辞色 萌宠兽世:兽夫,么么哒! 洪荒之最强天帝 玻璃罐里的糖 男主他疯了[快穿] 僵尸世界:我成了任老太爷 
青洲大散修 环首刀 - 青洲大散修全文阅读 - 青洲大散修txt下载 - 青洲大散修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后 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约137亿年前,一个体积极小、密度极大、温度极高,被称之为“奇点”的东西,发生了无与伦比的大爆炸:

最初,大爆炸10^-43秒后,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大爆炸10^-5秒后,宇宙约为10万亿K,质子和中子开始形成;

大爆炸0.01秒后,宇宙约为1千亿K,宇宙间以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宇宙处于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大爆炸13.8秒后,宇宙约30亿K,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形成。

大爆炸35分钟后:3亿K,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

大爆炸30万年后,宇宙大约降为3000K,化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恒星系统……

这就是当今世界占主流的宇宙观,被称之为“宇宙大爆炸论”或宇宙演化论。

这个“创意”最初是由一位叫勒梅特(Lemaitre, Georges)的比利时司铎提出的,他同时也是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是基于宇宙一直在膨胀的现象提出这一观点的,在“创世论”领域,其地位不亚于物理界的爱因斯坦。

勒梅特声称,宇宙在过去某一时刻体积会非常小而密度非常大,宇宙最初的物质就集中在这枚“宇宙蛋”里,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1946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George Gamow)根据恒星热核反应理论,又进一步发展了勒梅特的宇宙膨胀理论,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

之后,着名科学家彭罗斯(penrose)、吉勒西(Geroch)和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等都对“宇宙大爆炸论”的发展做出过贡献,提出过奇点定理。

美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更是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重要证据,并为此获得201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今,天文学家、宇宙学家等各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达成的共识是,我们所知道的宇宙是在一个巨大的爆炸中诞生的,它不仅创造了物质的大多数,而且还支配着我们不断膨胀的宇宙自然法则。

1957年,由burbidge夫妇、Fowler和hoyle,共同提出了“元素起源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简称b2Fh学说),他们认为:

原始的星际物质靠引力收缩形成一些团块——原始恒星,同时内部温度逐渐升高;

当恒星内部温度升到7百万K以上时,氢的核聚变开始,核反应的辐射膨胀与恒星的引力收缩相抵制,恒星发光并进入相对稳定状态。

这时,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有质子—质子循环和碳—氮循环两种。这是恒星氢燃烧阶段,一般可稳定进行100万~100亿年。

太阳核聚变已进行了约46亿年,估计还将继续50亿年。

这一阶段在恒星核心生成氦,同时还有一些碳、氮、氧等元素的形成……

提出b2Fh学说之一的Fowler后来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宇宙化学元素分布的解释及核反应理论方面做出的贡献,充分证明了当代科学界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认同。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精彩纷呈、光怪陆离的世界,竟然始自一次无与伦比的奇点爆炸!即便是作为理工科出身的作者,最初对这一观点也感到万分震撼、难以置信!

实际上,关于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自古以来,各路圣贤就一直探究不止。

被誉为“科学之祖”的古希腊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thales)认为水是万物之本;而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则认为空气是万物之源。

古希腊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则认为火是一切物质的初始元素。

哲学家、科学家和预言者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干脆将前人的学说加以综合,并结合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四元素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火、空气、水和土组成的。

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古希腊先哲、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则是提出了元素——性质学说。

他认为地上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

与此同时,在古希腊,还产生了物质微粒结构学说。

这一学说的创始人被认为是留基帕(Leucippus)和他的学生德模克利特(democritus)。他们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几乎是同一时期,中国先贤们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

公元前4世纪,中国周朝的《书经》把水、火、木、金、土称为“五行”,通常称为“五元素”,就是所谓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的蔡墨和战国末期的驺衍,是该学说的倡导者。

他们用“阴阳”这个概念来揭示自然界两种对立和互相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与国外那些大咖相比,华夏先祖的观点显然更接地气,也易于接受。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国粹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之一,战国之后的刘安、李少君、魏伯阳、陶弘景、葛玄、葛洪、孙思邈等都对此学说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宋代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张伯端更是提出了“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的观点,认为世上万物皆由虚无衍化生成。

此外,国之先祖还有许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论断,笼统上讲可以分为三种,即《晋书?天文志》所载“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周髀算经》说:“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此即盖天说的思想渊源,“天地定位、阴阳交互”的理念就源自于此。

而宣夜说则主张“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提出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

有学者认为,早在战国时代,《庄子?逍遥游》中“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就用提问的方式,表述了庄子对宇宙无限的猜测,表明宣夜说渊源深远。

汉代张衡提出“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此即为浑天说的总结。

更有学者认为早在尧即位之时,羲和之官就已经创制了用于观测天象的“浑仪”,即诞生了浑天说。

以上事例说明,国之先贤们关于对宇宙世界的感悟和论断,丝毫不输西方先哲,甚至更为先进。

探索宇宙奥秘,对于常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有关生命的事情,却与每个人休戚相关。

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每天都要与生灵打交道,人们认为揭开生命之谜,其答案似乎唾手可得!

但实则不然,关于生命的奥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于生命的起源,最着名的就是“神创论”和“自然发生论”。

在国外,神创论相信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由上帝创造完成,瑞典科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认为上帝曾经创造了一万个以上的物种,这些物种从来没有演化或改变模样,也不曾灭绝过。

爱尔兰历史学家、大主教詹姆斯?厄谢尔(James Ussher)声称经过“考证”,更是得出了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创造地球的结论。

北欧神话中也有诸神用梣木造男人,用榆树枝造女人,神再赋予他们生命的传说。

希腊神话中,关于普罗米修斯(也有说是宙斯和珀耳塞福涅)用泥土造人,由雅典娜吹口气赋予生命的故事则广为流传。

在中国,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早已深入人心。

《淮南子?说林训》中也有关于造人的论述,“黄帝主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按东汉高诱的注释,“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女娲,王天下者也。七十变造化。”

可见,无论国内国外,神创论都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与神创论相比,自然发生论则更为朴素,该理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非生物直接迅速产生的,不需要亲代遗传,无需过程。

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地也均有流传,中国古有荀子的“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之说,古希腊有“鳗鱼有泥而生”之见。

比利时化学家、生物学家、医生海尔蒙特(Jan baptist van helmont)把小麦苗和被汗水浸湿的衬衣一同放入一个容器中,经过21天,老鼠居然“自生”出来。

同时代的意大利学者毕翁纳尼也宣布:有一种木粒在海里腐烂能生出虫,虫变蝴蝶,蝴蝶又变鸟。

自然发生论的支持者中,不乏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牛顿(Newton)这样的科学巨匠。

直到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着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中的产生的生物并非生于肉汤,而是来自空气中原有的生物,这才让人们确信: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1859年,关于生命起源,发生了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英国人达尔文(darwin)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他认为,生物最初是从非生物发展而来,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此后的年代里,前苏联生物学家奥巴林(oparin)和印度生理学家霍尔丹(haldane)又分别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

美国着名宇宙化学家、物理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罗德?克莱顿?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和他的学生斯坦利?米勒(Stanley L. miller)及美国生物化学家福克斯(Fox)等均是这一学说的拥趸。并进一步形成了所谓的“海相起源”和“陆相起源”学说。

之后又陆续出现了“火山学派”“外来生命学派”等诸多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假说。

这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宇宙胚种论”的发展。

该理论最初是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在公元前5世纪首次提出的假设。

瑞典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列纽斯(Arrhenius),在1907年发表了《宇宙的形成》的宇宙胚种论,他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自宇宙。

美国着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对于丰富完善“外来生命学”的学说功不可没!

英国的霍伊尔(hoyle)和印度的魏克拉马辛格(wickramasinghe)等科学家也认为生命的构成非常复杂,不可能起源于像地球这样的小星体,生命须在更广泛的宇宙空间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综合作用,经历很长时间才能产生。

两人最后建立了生命起源的hw学说。并在本世纪初找到了地球之外也存在生命的证据。

尽管如此,当今科学界的主流还是认同生命起源于地球本土的说法,大多赞同地球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生命起源过程中,究竟是先有蛋白质还是先有核酸呢?这个问题也就是着名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对此众说纷纭。

一派认为先有蛋白质,另一派认为先有核酸,再有一派认为蛋白质和核酸同时起源。

在核酸派里,有的提出先有脱氧核糖核酸dNA,有的则认为先有核糖核酸RNA。

由于近些年来对RNA的深入研究,目前生物界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核酸最先发生。

生物遗传物质主体最先起源于RNA分子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尔后向dNA-蛋白质复合体和蛋白质两个方向演变的学说,已逐渐为人们接受。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生物分子手性均一性,又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自然界中氨基酸有L和d两种对映异构体,而组成蛋白质的a-氨基酸却几乎都是L型(少数低级病毒有d型)。

天然糖有d糖,也有L糖,但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的核糖却全都是 d糖,蛋白质和核酸的这一特性称为分子的手性均一性。

1995年 3月,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洛杉矶召开的“生物分子手性均一性起源”的国际会议上,与会的物理、化学、天文学家大多数认为“没有手性就没有生命”,“手性起源先于生命”。

至此,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才算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读到这里,诸位书友可能已经意识到,依据现代科学的观点,我们能出现在地球上,不过是一种偶然!

按照现代科学“创世论”,奇点大爆炸后,宇宙在膨胀过程中,偶然出现了螺旋星系银河系……

又偶然形成了太阳系……

偶然出现了地球……

地球上又偶然产生了构造生命的基本物质……

恰好又偶然形成了产生生命种子的环境……

……

我们今天所存在、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竟然全部出自一系列的偶然!且最终必然会走向毁灭、消亡……

了解这些,许多人会不淡定了,按照现代科学的理论,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中偶然出现的匆匆过客,是一场意外,来无影,去——更是无踪迹可循……

于是,有关人类永恒的“生死”问题,又再次摆在了面前。

自从在进化过程中,战胜其它动物脱颖而出以来,人类就摆脱蒙昧,显示出清醒的自我意识,并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

“生之偶然,死之必然”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无法逾越的自然法则,现在科学探索的种种成就,似乎也验证了这一亘古不变真理。

这直接导致了人类的生活历程充满了悲情意识。

这种悲情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人类生存时间的限制而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另一个是因生存空间和自身能力的局限而产生的不自由感。

故此,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探索,企图超越这两种局限,以获得生命的永恒与自由。

尽管世界各地种族经历不同,习俗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但面对生死观这一永恒话题,却均有不少相似之处。

尤其是关于灵魂的传说,无论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多大,似乎都不否认它的存在!

在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师生均认为,“人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结合的产物”,认为灵肉两分,灵魂不朽!

他们认为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灵魂入体是一种羁绊与惩罚,肉体死去后,灵魂就解放了,这样灵魂就可以追求纯而又纯的真理!

在中国,《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气也者,神之盛也;魂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表明先贤孔子认同灵魂的存在,且可游离于体外。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其寐也魂交,其觉也神开。”意指人在睡觉的时候,灵魂还在同名利与外界交往,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做梦,表明他是相信灵魂的人。

庄子认为人的生死乃是“气”的离散聚合,“气”从形体变为生命,最后再从生命走向死亡变为“气”。随着“气”的聚散,人的生死也在不断交替变化,没有终结、无限循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尽管东西方都相信灵魂的存在,但观念、态度却大不相同。

在国人的精神世界中,鬼魂经常干涉人世的生活,需要人的供奉。中国虽然是拥有数千年发达文明的国家,但在西方人看来,却是没有突破血缘社会的瓶颈,一直停留在对祖先的崇拜阶段。

而西方社会却并非如此。

比如说希腊,“在古希腊罗马人的观念中,灵魂犹如飘像,不具实体,甚至连思考和说话的功能都没有,无力干涉生者的世界。

而且,死者一旦获得埋葬或火化,其灵魂即可渡过阴河,进入一去不复返之乡,从此断了还阳的归路。

因而,古希腊人对已经安葬,尤其是已经火化的死者的灵魂并没有畏惧感,也很少有鬼魂上门造访的故事。

从一些现象看,东方人则比较忌讳、回避死亡的问题,东方人更希望肉身长寿,不太深究深层次的灵魂问题。

与之不同,西方人大多重灵魂轻肉身,对死亡没有设置过多的心理屏障。

当今世界,西方世界的科学观无疑占绝对统治地位,在有些学者看来,西方人看待世界更理性一些,其宇宙观、生死观似乎也更科学一些。

而国人的宇宙观、生死观则更感性一些,常以荒远云野、冲虚绵邈为背景,阔论宇宙,妄谈生死!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希腊文化属契理文化,欧洲文化属尚能文化,中国文化则属妙性文化。

认为希腊人和欧洲人的思想理趣相似,均追求以科学立论,希腊人奠基,欧洲人发展。

而中国人则更偏重于艺术,说白了,就是不够科学!

作者无意在这里比较东西方文化之优劣,相比较而言,作为根植于这片“土壤”的华夏人,我更愿意接受国之先哲们的观点。

其实,任何科学的发展,都要经过经验感知、规律假说、实验验证、观念修订等一系列阶段。

西方实验哲学之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经说过“自然哲学必须从感知开始”,没有身临其境的感知、没有切身实地的经验积累,何谈科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窃以为,相比较现代的人类,先祖“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更加接近于自然,对自然的感悟也更加深刻!只是他们缺乏有力的观测工具和手段,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思考,甚至更加睿智。

在今天看来,古人曾经的一些荒诞、可笑观点,在当初又何尝不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理念”,我们如今所获得的一切科学成就,又何尝不是站在古人肩膀上取得的!

科学永无止境,认知更是没有穷尽,即便是当今看上去很科学的事情,在遥远的未来,待文明发展到更高层次,也可能沦为荒诞不经的笑话。

众所周知,有关灵魂的事情人们既感兴趣,又讳莫如深,时至今日,灵魂学(parapsychology)仍是未被“正统”科学接纳的领域,属于潜科学或边沿科学,甚至有人称其为伪科学!

但作者却仍然相信灵魂的存在,只是当今世界还没有发明出能够检测出灵魂存在的手段。

对于宇宙大爆炸的创世论,作者也持怀疑态度,与之相比,作者倒是更相信华夏民族道家的创世说。

作者从事与物质生成和变化有关的工作,笃信只要条件具备,任何物质都能生成,就如同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一样,不同的条件下,它可以是石墨、石墨烯,但也可以是昂贵珍稀的金刚石!

反映到人类自身也是一样,那些看似平常的凡人,若是经过系统且得法的训练,未必就不具备一些“特异功能”。

种种经历和一些对生活的感悟,令作者萌发出写点儿东西的想法,想将自己认同的一些创世观点,以及对灵魂的一些感悟,以玄幻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

由于作者自幼喜爱文学,尤其喜欢历史典籍和神话故事类小说,对华夏先祖黄帝的故事更是印象深刻。

于是,就有了以黄帝前世为假想主角,创作一部仙侠小说的念头,也幸有网文这种形式,使得自己的感悟得以抒怀。

历经两年多的创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经验不足,情节不够引人入胜!加之文字功底有限,尽管作者已经很努力了,但读起来难免仍有些生涩,错别字现象也无法避免,只能寄希望于下一部小说改正提高了。

这里要申明的是,既然主角是黄帝的前世,其禀赋、能力本就异于常人,希望书友们尽量发挥想象去理解那些远古大能。

虽然完成了创作,但每当夜色降临,掩卷遐思,心绪还是不由自主地会飞向遥远的星空……

茫茫大千世界,不知魂自何处,更不知魂去何方!

心知自己终有一天也会走向地球人生的尽头!自己的灵魂也会随风飘逝!

也许,地球上所谓的“人生”,只不过是灵魂旅途的一个短暂过程,在那遥远的无边星际,才是灵魂真正表现的无际舞台!

在那里,灵魂也许会重组、再生,会再一次重现“人生”!

也许,那时的灵魂偶尔还会想起前世的记忆,想起地球、想起所经历过的爱恨、想起曾经的一切……

——是为后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明星潜规则之皇 肥水不流外人田 赵氏嫡女 男欢女爱 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 仙道第一小白脸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猎艳江湖 陛下不可以! 御女天下 渔港春夜 都市花语 福艳之都市后宫 穿越之还珠风流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刑警荣耀 御心香帅 山乡艳事 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经典收藏踏天境 开局被逐出圣地,觉醒满级悟性 我晒了晒太阳,就超神了 木叶:从被纲手领养开始 诡异星巫 从一只残破骷髅开始进化 巫师追逐着真理 开局鸿蒙不灭体,碾压亿万天骄 铁血神帝 穿越到术士世界随身附带科技芯片 震惊:我在新手村苟到系统崩了 无敌之最强神级选择系统 神级选择系统 斗罗之神级选择系统 长生:从修仙文明熬到科技文明 幽冥仙途 逼我重生是吧 长生:养只蚁后加点修仙 平凡的巫师:直到永恒 玄幻:我能捡修为,你不该惹我的 
最近更新徒儿已经不爱了,你后悔什么 传送试炼星,开局搭救女主 天渊珠:我有一块田 从蛮荒开始逆天 我为洪荒添武栽树 开局获得反派系统杀穿修仙世界 罚神印令 随机人生:在万界穿梭的我 武道称雄,从九品捕头到世子殿下 时空玩家 我在修仙世界夺技能 玄幻:血脉被夺,炼体的我无敌了 肌肉猛狗,横推异世 异界直播,蓝星各国求我苟住别浪 天地神功 玄幻:我建地府镇诸邪 高武大秦:我成皇宫霸主 高武大秦:收获美女,修为就 天地不仁之龙啸苍穹 逆子凶猛:开局一巴掌 
青洲大散修 环首刀 - 青洲大散修txt下载 - 青洲大散修最新章节 - 青洲大散修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